大地震对中国房地产事业的五大冲击

四川地震,震惊世界,不仅国人举哀,国际友人亦掬同情之泪。痛未定,却该思痛了。这次受灾严重的地震涉及面甚广,既有社会层面,又有经济层面,既有区域性,又兼全国性。鉴于房地产业与之关系甚密,确有必要稍作剖析。

近期各种把房地产跟地震址到一块的文章、博客林林总总,有讨论房企捐赠排名的,有高论地震将致使房价大跌35%的,还有探讨楼塌了该如何解决房贷问题的。简而言之,笔者认为地震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可归纳为五个方面:宏观经济、房屋质量、房地产市场、房地产企业、房地产金融。

首先,地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不比年初的冰雪灾害更严重,涉及区域不大且位于西部,但由于破坏力度大、受灾民众多,灾后重建任务艰,无疑将使当前原本已复杂的宏观经济又添变数。主要表现为两点,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在灾区放松,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将重现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国金融和财政政策;地震导致的局部农业生产和运输中断,短期增加国内通胀压力。宏观经济的变化会传递到房地产经济,利弊共存。

其次,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坍、损坏,对于房屋建筑质量与抗震性能的讨论遍及媒体。尤其是学校、医院等公共建筑的受灾情况非常严重,由此造成大量学生伤亡,是值得反思的。毋庸置疑,将来政府必定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标准与抗震指数,医院学校的建筑标准也会超过普通住宅,而全国各地的相关标准也应根据地震风险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
再次,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地震波及。首当其冲是灾区,部分房屋已完全破坏,更多的房屋因受损而不再具备居住条件。面对巨大的住房需求,国家会多路径解决,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已表示要建设相当数量的半永久、可以居住两三年的房子供灾民栖身,另外部分愿意接受补贴的受灾户也可投亲靠友,或者利用补贴购买商品房。从供应上分析,由于灾后重建需要一个过程,而且部分已立项的项目也会因此改变规划或取消或延滞,由此导致市场中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格局。对于全国楼市而言,地震的巨大负面影响(包括心理)将使部分购房者暂缓入市,从而使原本就低迷的市场更加下滑,全国房价盘整甚至下跌的可能性增大。

还有,地震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影响也很明显。突出表现社会舆论对企业道义感的评判上,在公众心目中,房地产业是暴利行业,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捐赠当潮中,房企就应充当“弄潮儿”。但房企的表现却遭到指摘,先是被认为不够踊跃,后被质疑捐赠额不够大。公平的评判,房企表现总体不错,捐赠千万以上者为数不少等。尤其是万科经历一次信任危机,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,万科开展危机公关,宣布投入不超1亿元展开灾后重建。亡羊补牢,总比不补要好。

最后,地震引发个人房贷和财产保险的争议。灾难中,大量房屋(包括商品房)毁坏,对于那些仍存有按揭贷款的房屋,贷款须继续还,还是可以“放羊“?如果要还,很多房子根本没有参保房贷险,即使少数参保,地震这种特殊灾害理赔起来也是困难重重。如果不还,则大量的坏帐银行又如何承担得起。看来银行界得尽快谋划权宜之计,外加长远之策。另外,以前从不被关注的房屋财产险,亦是剪不断、理还乱。

地震如一面照妖镜,让社会肌体的许多阴暗面和不足之处暴露于阳光下,自然灾害是件让人痛苦却又无奈的事,但如果能从中反思、总结、调整、完善,则新生肌体将更加健廉。在地震面前,房地产业亦远非“完人”,这也让政府、企业、行业、消费者明白一个道理:必须从大道义、大道理、大道德上,重新审视这个事关乎亿万民众生活的大行业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